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
发文机关: | 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2年6月13日 |
标 题: | 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人民政府关于印发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曲政发〔2022〕30号 | 发布日期: | 2022-06-13 09:38:00 |
主 题 词: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现将《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3日
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国际高原体育城和健康曲靖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云政发〔2021〕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曲靖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届全会精神、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
(二)发展目标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推进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
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和科学健身指导,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强化全民健身智慧管理,提高全民健身治理水平,促进更多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全面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市和国际高原体育城建设。到2025年,基本补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短板,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显着提升,科学健身指导体系更加完善,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增强,各运动项目参与人群持续提升,实现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1.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每万人拥有全民健身组织或健身站点数20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1.3块,成功打造2—3项省级以上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达到30亿元。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全市人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强。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十四五”时期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全民健身事业主要发展指标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供给,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增量提质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综合利用的原则,完善健身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制定市、县(市、区)两级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公园绿地、闲置厂房场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集中建设一批集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强化项目支撑和资金补助,重点支持各县(市、区)建设城市体育公园、智能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户外营地、冰雪场地、城市健身步道(骑行道)、社会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智能化健身路径等健身场地设施,优先支持公园、商场、文化街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民族团结示范区、重点自然村融合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全面完成省、市两级政府惠民实事项目,推进综合性体育场地设施和各类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完成1个以上全民健身冰雪场馆、1个以上综合性青少年体育实训基地、1个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新建或改扩建5个体育公园、5个智能化全民健身中心、5个体育户外营地、50块以上足球场,全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全覆盖。(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族宗教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2.推进“大健康”步道建设。以市、县(市、区)主城区、公园、营地为重点,整合各类城市慢行道、绿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山林登山道或防火通道,策划包装入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要求的健身步道(骑行道)项目,与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实施,大力推进环绕或覆盖城区,兼顾步行、骑行、登山、轮滑等健身功能,打造相对封闭、设施完备、具备承载大型赛事能力的专业健身步道,推动全市步道及沿线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成新增500公里以上便民可达的“大健康”步道系统。(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3.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建设。大力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制定市、县(市、区)两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在老旧或新建小区、行政村、社区、重点村寨规划建设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全民健身综合运动场地。统筹考虑学龄前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运动、传统体育需求,支持新建和改扩建现有篮球场、气排球场、门球场、民族体育运动场地,在社区游园内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在新建居住社区应配建包括非标准足球场地在内的不低于800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场地,与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逐渐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支持各项目主体在商场、楼顶、城市高架桥下、工业厂房等“金角银边”区域配套建设体育设施。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整合利用校舍房屋和闲置空地改扩建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拼装游泳馆、气膜足球场等运动场馆,新增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设施。支持社会主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会同林草、城管等部门在公园绿地、园区、沿河等区域建设生态步道、市民球场等设施,优化和丰富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类型和供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加广泛的参与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运动中心、冰雪场地、足球场地和其他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运营。到2025年,通过建改并举等方式,完成200个以上基层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4.推进体育场地设施高效利用。按照体育设施“属地管理”和“建管并重”的原则,规范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监管,推进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进程。结合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消防安全、适老和适残等需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好公共体育场馆。优先配置使用医疗急救设备和应急避难物资,组织开展专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政策和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估,强化结果运用,按照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规定和要求,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推广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服务新模式,推动专业机构集中运营本地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通过部门合作,推动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其他系统存量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提高现有场馆综合利用率。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等方式支持商业性体育场馆、民建民营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全民健身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全面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能级和使用效率,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残联、市消防支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二)强化服务,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5.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全民健身服务创新。及时组建运行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主导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大市、县(市、区)两级体育总会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推进乡镇(街道)体育分会规范化建设运行。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支持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社区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健身团队,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构建以体育总会为引领,以单项体育协会、各类人群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等为骨干,以基层社区体育健身团队、草根组织、网络组织等体育健身自发性组织为主体,覆盖城乡、富有活力、就近就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健身组织体系。优化体育健身组织发展环境,发展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方便市民加入各类体育健身组织,增强体育健身组织粘性和活力,市民获得体育健身的归属感更强,让人人成为健康曲靖和国家高原体育城的“健身公主”或“形象大使”,打造曲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样板。深化现有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运行,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增强体育社会组织自治功能。扶持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公益活动,激发体育社会组织内生发展动力。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6.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等级结构,提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持续开展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加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会员、健身俱乐部教练、体育明星、退役运动员、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和“健身达人”等体育专业人士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曲靖师院、各高中职院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7.提高科学健身指导质量。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日常培训。深化科学健身意识和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专业化健身技能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技能水平和指导能力。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力,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市民科学健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以社区为基地,利用晨晚练健身站点,为市民免费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和市民满意度。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推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形成的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丰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科学健身方法的选择,促进市民至少掌握1—2项健身技能。(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8.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充实和优化体育健身专家学者、专业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团队骨干等组成的健身人才库,编制发放市民科学健身指导手册。通过体育明星(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等活动,宣传运动促进健康基本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方法、推广专项运动技能,普遍提高市民的健身意识和参与体育健身热情。持续深入开展健身技能培训、健身知识讲座、组织承办小型赛事活动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使市民均等享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引导大众养成运动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弘扬体育精神,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推进全民健身文化建设。(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广播电视局、曲靖日报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9.实施国民体质监测。深入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及时组建运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实现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县(市、区)两级全覆盖。建立完善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提高城乡国民体质抽样检测比例,年度参与体质测试市民100%建立健康档案。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常态化,创新达标测验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市民参与达标测验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市民达标测试优良率。鼓励将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建设科学权威的健身方法库、宣传平台和线上培训平台,推广体质健康测定、运动处方、健身咨询等服务。(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0.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进“互联网+健身”服务,打造一批群众参与便捷的线上赛事活动,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等新兴运动。利用好云南省全民健身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体育场所查询、赛事活动查询、公共体育场馆预定、国民体质测定、科学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查询预约等信息服务。积极引导高校和企业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利用等。(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中心、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1.推进依法治体,多元共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全民健身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全民健身宏观管理,推进管办分离。不断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优化管理服务,加强全民健身事中、事后监管和综合协调,加强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和服务。抓好全民健身政策落实、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加强全民健身消费和高危险性体育健身项目的运营监管,健全体育场馆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领域依法行政,完善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全民健身多元共治水平,确保大型场馆和赛事活动安全。(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三)突出特色,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12.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完善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集全民健身特色品牌赛事、项目联赛、项目系列赛于一体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优先开展适合各人群、地域和行业的健身活动,提高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数量,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形成全市上下共建共享“国际高原体育城”和“教育体育强市”,天天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制定和发布年度或周期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计划,分项目制定体育赛事办赛指南和服务规范,明确体育赛事开展的基本条件、标准、规则、程序、购买方式和各环节责任主体,推动赛事服务指导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报备、举办、安全保障、绩效评价等服务标准,统筹做好赛事活动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族宗教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3.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精心策划和组织承办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职工运动会、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年度项目运动会、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中小学生“四级”联赛、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元旦穿城跑、寥廓山和铁三公园徒步大会、珠江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马龙区山地和公路自行车挑战赛、马龙区高原竞走大赛或锦标赛、师宗菌子山定向越野赛、罗平花海马拉松赛、宣威尼珠河徒步穿越赛、珠江流域区域性城市项目联赛等赛事活动,优化全民健身品牌,推进体育健身生活化。加强与国际国内专业赛事机构合作,争取落地一批“三大球”“马拉松”等国际国内高水平知名品牌赛事,提升办赛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功打造2—3项独具曲靖特色的省级以上健身品牌赛事。整合利用新年、春节、国庆、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纪念日、全民健身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奥林匹克日等重大节假日,精心组织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有效扩大各级全民健身运动赛事规模、赛事品质和覆盖人群,形成“市级创品牌、区县有特色、协会或基层出精品”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格局。(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外事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4.鼓励重点人群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发挥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工会作用,广泛开展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和农村居民等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机关运动会、企事业单位运动会、园区运动会,经常性推广普及武术、球类、棋牌类等传统体育项目和广播操、工间操、广场舞、体育舞蹈,强化职工健身服务。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建设公益性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支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门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健身活动。加强残疾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强化残疾运动员培训,鼓励开展残障人健身与康复的分类指导,举办残疾人群运动会,引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活动,为少数民族运动项目爱好者提供赛事体验,促进民族交流。打造“一镇(街道)多品”特色赛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利用传统节庆和文化旅游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具乡土化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推进健身活动下沉,把赛事活动办到市民家门口。(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民族宗教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委老干部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特殊学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5.支持社会力量全面参与体育赛事活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开放办赛理念,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建设运营赛事场地。贴近市民需求,创新办赛机制,鼓励体育企业、体育社会组织按照《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规范赛事活动管理,为社会力量举办赛事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商业赛事、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赛事,拓展参赛人群,提升赛事品质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市民喜闻乐见、时尚休闲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运动项目,鼓励发展电子竞技、冰雪运动、击剑、射箭、射击等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在开展日常体育健身活动、普及推广体育项目文化、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承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青少年体育培训、相关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志愿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基本形成“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参与的全民健身局面。(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民族宗教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四)多元融合,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16.促进体育教育全面融合发展。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健身组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青少年体育参与环境,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倡导每位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全面实施校园体育“321行动计划”,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篮球、排球,推进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围棋、科技体育进校园。持续支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及培训活动,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活动提供指导服务。(牵头单位:市教育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7.促进“体农旅”全面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融合建设体育旅游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创新中国成立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设施。支持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发展民族体育旅游。支持农业产业综合体项目或乡村振兴项目,整合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资源,融合建设健身步道、中小型体育休闲综合体等健身设施,搭建农业旅游观光的体育营销模式,培育独具曲靖特色的“农体旅”精品项目、景区、线路、赛事或目的地。引进“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国际品牌赛事和云南户外运动嘉年华品牌,整合利用体育博览会、体育项目招商会等资源推介平台,打造曲靖“农体旅”发展品牌和产业体系。(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族宗教委、市林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18.促进体育卫生全面融合发展。推广“体医养”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市、县(市、区)两级人民医院、中医院率先开办运动康复门健身主题活动。加强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运动促进健康、运动伤病防治、体质健康干预和指导,完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肥胖症等特殊人群的运动干预模式。推广“颈椎保健操”等健身项目,预防和治疗慢性颈椎疾病,提高运动康复效果。开展“体医交叉培训”,培养一批会开“运动处方”的社区医生和一批能指导慢性病患者体育锻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跨领域的知识、技能培训,发挥体育健身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支持以乡镇(街道)为基础,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体质监测资源,建设发展智慧康养产业,为市民提供养老、自助健康监测服务,促进市民健康自检自评与健康自我管理。整合体育、医疗及养老资源,推广健身气功、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提升中医传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运动健康之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身、康复与养老融合的“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老干部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树立“大体育”和“大健康”理念,将全民健身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计划、政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美丽县城等创建指标,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要发挥好各级全民健身联席会议作用,定期研究解决全民健身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抓好贯彻落实。
(二)落实经费保障。各地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预算投入。要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依法纳入年初部门预算编制,统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保障全民健身工作经费,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要拓宽社会资本投入全民健身事业渠道,促进社会资本参加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要增加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数量,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健身设施运营管理。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三)统筹用地保障。实施多部门协调联动,将全民健身发展所需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梳理编制并公开发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荒地等土地建设全民健身设施。通过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公益性建设用地、复合用地,支持以租赁、公益出让等方式供地,开发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四)优化人才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人才智库建设,开展全民健身理论研究、现状调查、体质健康促进等研究工作。加强部门协同,畅通培养渠道,推动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提升服务技能。推动竞技体育科研成果与全民健身互通共享,引导退役运动员从事全民健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加大健身指导、组织管理、科研开发、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等方面人才培养供给。加强青少年体育管理、体育社会组织管理、赛事组织、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专项人才培养。
(五)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服务保障等标准规范和全民健身统计指标体系。加大全民健身行政执法和监督力度,健全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体系,出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规范,实施“一赛四案”备案制度。加强对本级全民健身重点工程、政府民生实事等项目的督促指导。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对本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年度监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利用好第三方评估和全民健身满意度调查等评估手段,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并将总体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建立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对全民健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政策解读:解读《bt365彩票官方app_365bet官网欧洲_365bet娱乐场手机版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