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清垃圾”。各学校全面落实清扫保洁制度,全面消除校园内裸露垃圾,生活垃圾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落实除“四害”防疾病工作措施,集中开展春季病媒生物孳生地环境整治工作。结合“美丽校园”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配合社区、村委会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清理校园周边河道内的白色垃圾。
加大投入“扫厕所”。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拆除改造学校旱厕405座。各学校围绕“三无三有”“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标准要求,补短板、促提升,建立健全厕所保洁制度,在强化厕所日常保洁的基础上,每天消毒杀菌,做到“有人扫,有人管,有人督”三位一体,切实提升学校师生的如厕环境。
养成习惯“勤洗手”。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促进师生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文明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合理设置洗手设施,全市学校共增设洗手设施设备1746座,做到饭前便后、运动后都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落实责任“净食堂”。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已开展食堂从业人员培训7期12320人次,学校食堂全部实现“明厨亮灶”,全面落实食堂“6T”管理制度,健全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确保食堂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引导师生革除饮食陋习,倡导餐桌文明,推广分餐公筷,杜绝餐饮浪费,推广减盐、减油、减糖等慢性病防控措施,建设健康食堂。
从严规范“常消毒”。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常消毒”专项行动有效开展,严格落实进入校园必须佩戴口罩、扫健康码、测体温,学生晨午晚检和缺勤病因追踪等常态化防控措施。邀请卫健部门对学校专职消毒员进行培训,重点区域做到每日消毒,并及时进行消毒公示,完善相关台账资料。
广泛宣传“众参与”。充分利用班会课、校内墙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家长会、校园小报、LED 宣传屏等进行爱国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开展有关爱国卫生、健康知识的摄影、美术、演讲、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学生家长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完善制度“强管理”。制定了爱卫、创卫工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格“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段、定标准的管理方法,保证每项工作、每片区域、每个时段都有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创新中国成立家卫生城市的工作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制度规范上,采取突出整治和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环境卫生提质与健康文明素养提升相衔接的方式,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